第104章 卓有成效(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一是说明太子在赈灾路上的所见所闻,亲身体验到民间疾苦。
二是说明有官员居然趁着朝廷赈灾之机,大国难财,太子是如何进行处理,
同时太子也提出了如何预防和减少贪污腐败的措施,这些措施也正是杨安向太子建议的六条制度,
而制定者六条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赏罚分明清正廉明者重赏,贪污腐败者严罚。
三是说明百姓们在领到朝廷放的官粮之后,是如何对隋文帝感恩戴德,口呼万岁。
由于这一年的关中大旱,是隋文帝建立大隋之后,从所未见的天灾,再加上贪污腐败之人祸,使得百姓们更是难上加难。
杨安在突出这些内容的同时,也突出了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隋文帝的英明决策。
正是隋文帝做出了开仓放粮的决定,才避免了更多的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无家可归。
因为隋文帝英明的决定,百姓们更加拥护隋文帝的统治,大隋的基业,也更加稳定。
但仅仅是隋文帝的英明决策还不够,因为这些决策,需要底下的官员去执行。
一旦底下的官员,不顾老百姓的生死,趁机敛财,则不但辜负了隋文帝,同时也坑害了对隋文帝感恩戴德的百姓。
所以,治理贪污腐败刻不容缓。
但既然是治理贪污腐败,就必然要除掉一些贪官污吏。
朝廷的官吏,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除掉这些贪官污吏后,又如何补充新的血液?
杨安借机提出选拔人才的新观念。
在奏章中,杨安以太子的口吻提出,通过此次视察,还现了基层小吏中,有一些可造之才,可堪大用。
而朝廷的科举制度,无法现这样的人才。
因为隋朝的科举制度,考生并非自由报考,而是由各州刺史推荐。
各州每年也只是选派三人,到中央参加一年一度的考试。
因为名额仅仅只有三人,而且还需各州刺史推荐,极有可能造成人才没有被现。
所以杨安同时在奏章里提出建议,希望隋文帝放开科举制度,让考生可自由报考。
杨安将这些自己所能想到的内容,都以太子的口吻,写在了奏章之上。
他不仅仅希望隋文帝在看到这些奏章之后,对太子的表现越来越满意。
同时也希望,能将这些措施真正地贯彻下去,对朝廷有利,对百姓有益。
这样的事,他愿意做得越多越好。
做得越多,大隋的基业越稳定,太子之位也会更加牢固。
大隋,应该能走得更远。
写好奏章之后,杨安将奏章交给了太子,让太子熟悉上面的内容。
如果太子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他可以马上解释给太子听。
太子对杨安的奏章很满意。
对于上面的内容,因为之前杨安也都和太子探讨商议过,所以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又过了一日之后,三人打马上了回京城的大道。
喜欢我为太子师请大家收藏我为太子师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