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城破地绝援兵尽砂城一战足留名(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阴寿要赶尽杀绝。
除了悬挂高宝宁的追杀令外,他还做了一个釜底抽薪的动作。
他一不做二不休,派人深入高宝宁的逃亡队伍中,直接分化高宝宁的部下,对他们许以投诚报效后的高官厚禄。
形势非常明显,跟着高宝宁,总有一天要沦为人人喊打喊杀的马贼,但杨隋政权却代表了合法的中央政府。
任何时候,跟着当权政府走,都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
这一招很快就见效。
一个月后,高宝宁的心腹大将赵世模投降。
这对高宝宁军队士气的打击是致命的,当堤坝的缺口一开,洪水就会汹涌而出。
高宝宁的部下,瞬间失去方向,四顾茫然,前途渺茫。
他们亲眼见到突厥失势,将他们抛弃;而高句丽也没有他们的容身之所。
背后二座靠山,轰然倒塌。
不能投靠高句丽,这来自于惨痛的,带着血和泪的历史教训。
当年北魏强势崛起,统一中国北方。
在即将攻灭东北的北燕之际,燕王冯弘率军避入辽东,寄居于高句丽篱下。
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卷土重来,但他进入高句丽那天,已经注定他的悲惨结局。
燕王冯弘手中有兵、有粮、有钱,是一块到嘴的肥肉。
吞掉燕王,高句丽王就可以实力大增,高句丽王的帐,算得非常清楚,他当然不会放弃这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消解和剥除掉燕王冯弘的核心武力后,高句丽王将他调往偏远的北丰,并且在二年之后,将冯弘一族,十多人一同斩尽杀绝。
前车之覆,殷鉴不远。
高宝宁和他的部下,当然记得冯弘的遭遇,因而,他们虽然得到了高句丽的支持和许诺,但在他失败奔逃之时,依然选择了邻近的契丹。
在这一刻,高宝宁心中还存有西联突厥,东接高句丽,居中为土霸王的想法。
他这个想法永远没有实现的那一天了。
阴寿没有让他等到那一刻,他出的悬赏令,就是高宝宁的催命符。
谁都知道,高宝宁的人头,就是赤裸裸的升官财的敲门砖。
因为投诚阴寿的赵世模,在阴寿的手下正混得如鱼得水,要官得官,要财有财。
阴寿给高宝宁的部下树立了一个标杆,跟着阴寿走,生活有奔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一切水到渠成,高宝宁在奔向契丹的途中,为其部下所杀。
但高宝宁一系在北地经营多年,其本人虽死,部下各种力量却散落四方,如果没有合适的安置之法,肯定会成为边境地区,不安定的因素。
在东北亚这样一个多民族,各势力混杂的区域,谁也不可能一家独大。
因而,尽量收服高宝宁的残存势力,安抚并为隋朝所用,就成了当务之急。
况且,高宝宁的部下大都也是汉人,这一支力量如果收归中央政府,就可以立即在边境的战斗中,成为核心的基础力量。
于是,杨坚适时颁了一道政令,“赦黄龙死罪以下”。
即从法理上赦免了高宝宁集团绝大部分人的罪过,杨坚希望能在北地边境,营造一个较为有利的统战环境。
这是一道非常及时,并且有用有效有力的诏令。
因为,高宝宁集团的部下免除了沦为马贼的下场,他们可以重新走上职业军人这条道路,这是一条谋生家之路。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