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治理黄河二(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虽然挨了骂,但官员们仍然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大汉帝国,不会有人因言获罪,每个人都能敞开表意见。
李纲总结了众人的想法后,说道:“陛下,臣以为,黄河泥沙淤积的问题在于水土流失过多,如果能在几字弯流域退耕还林,稳固水土,可以大大降低含沙量,减缓下游淤积度。”
“不愧是朕的相,李大人所言甚合我心。”
……
整个黄土高原全都坐落在黄河流域,其面积占到了黄河流域的85%,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高低状态直接决定了黄河的清浊。
建国前,黄土高原几乎寸草不生,到处都是黄土,只有不到1%的森林覆盖率,这才是导致黄河“一碗水半碗沙”的根本原因。
自秦以来,黄土高原上的人口密度不断增大,为了建房、取暖,人们把绿油油的森林砍伐殆尽。
“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所描述的就是这一现象。
尽管高产作物已经被广泛种植,但没有化肥和农药的辅助,农作物的产量依然很低,尤其是在土地贫瘠的黄土地带,很多耕地根本不适合种植。
在那些地方居住的人生活条件很差,劳动强度很大,但反而是全国最贫穷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
因此,赵耀派出官吏走访黄土高原地带,对人们做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移民到土地肥沃、人烟稀少的东北地区。
这些年,经过东北生产建设兵团的屯垦,荒无人烟的东北平原已经成了全国的粮仓,移民过去的人全都很富足,令人羡慕不已。
近水楼台先得月,东北的各种高福利待遇每年都吸引了大量华北新移民,而其他地方的人虽然也想去闯一闯,却始终被一亩三分地拖累,难以下定决心,始终没有勇气迈出那一步。
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人愿意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人们总是对未知和不确定充满恐惧,除非实在没有吃的了才会组团逃荒,而且逃荒的距离也十分有限,光靠双腿走不了多远。
考虑到百姓的这一疑虑,赵耀宣布:凡是愿意移民东北的人,第一年所有吃穿用度都由朝廷免费提供,开垦出来的土地全都归个人所有,永久免除农业税,还可以免费乘坐火车。
并且,还在永兴军路的各州县成立了移民局专门为百姓提供服务。
一时间,移民局的门槛都被踏破了,人们全都对东北这片热土怀揣着巨大的激情和幻想,尤其是延安一带的百姓移民意愿尤其强烈。
朝廷的公信力,人们自然是完全信任的,有些果断的人迅办理相关手续,收拾好了全部家当随时准备出。
从延安到东北将近两千公里的路程,走肯定是不现实的,起码要走上三个月,但现在有了火车,时间可以缩短到三四天。
延安火车站处,第一批移民大约一万人已经准备出了,一列火车本来只有一千个座位,但考虑到人数众多,硬是挤了三千人。
挤是挤了点儿,但大家也没啥怨言,毕竟这可比走路爽多了,度又快又平稳,一点儿也不颠簸。
人们以家庭为单位聚集在各自的小区域,相互依偎在一起,眼神里有迷茫,但更多的是期望。饿了就拿出自带的干粮啃两口,困了直接往地上一躺,此乐何极啊!
……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