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功在当代却罪在千秋(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第二句话,再次强调,开中法不是为了捞银子谋利,而是为了通商实边养灶!
仅仅只是这两句话,就成功打动了刘健这位老辅,尤其是后面列举出的一系列数据,更是让人触目惊心!
“惠商利国、恤灶体民、义利并重”,这是汤昊这篇奏章的核心内容。
惠商利国,就是商贾可以通过开中法从中谋利,而国朝则可以免去输送粮食到九边军镇的损耗;恤灶体民,就是体恤作为盐业生产者、盐场灶民的生存处境,关注并努力解决灶民问题;义利并重,就是在不违悖道德的基础上,重视盐利的价值,肯定官员的理财才能与百姓的逐利之心。
而叶淇变法,折色开中,将开中法从“输粮开中”变成“纳银开中”,以往商人需要运输粮食到九边才可以换取到盐引,现在却是直接向户部缴纳银子就可以换取到盐引。
看似区别不大,实则却是将盐政给彻底败坏!
输粮开中,在于调动了百姓运送军粮的积极性,不足之处就是让利给盐商,减少了政府的收入。
但输粮开中制的有利之处远不止节约国力民力,还促进了边境的开,因为开中制一出,盐商为了节省运粮成本,就招募大量农民青壮在边境附近开荒种地,充实了国朝边境军镇,稳定了各大军镇的粮食价格,对国朝边镇的稳定和开具有积极意义。
而叶淇变法,说得直白一些,就是本末倒置,直接舍弃了开中法最主要的目的,通过让利吸引商贾百姓支持边关军镇,而是国朝户部亲自带头直接将食盐专卖权卖给商人谋利!
叶淇为什么要这样做?
因为弘治皇帝希望他这样做,两淮盐商也需要他这样做!
弘治皇帝想要捞更多的银子,去做斋醮法事!
那么变现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自然是卖盐引了!
两淮盐商则是巴不得纳银开中,这样一来就不再需要往边境运粮,只需要缴纳银两,就可以做食盐生意了。
于是乎,叶淇变法之后,立刻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一年之内,国库增收白银百万两。
但是问题在于,这是在消耗大明王朝的国运,先糜烂掉的就是九边军镇!
汤昊举了一个很是粗浅的例子。????运输于河套米豆值银九十四万两,草六十万两,每人运米豆六斗,草四束应用四百七万人,约费行资八百二十五万两。
运一百五十万的军需粮草,路费就需要八百多万两,足以看出往边镇运粮成本之高!
边疆驻军越多,粮草购买和运输花费就越大,这笔银子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省的。
此外,随着纳粮开中被取消,盐商直接就可以用银子换取到盐引了,自然没有人会傻到再去九边开荒种地,边关各大军镇也就逐渐人烟稀少,做生意的人自然就少了,于是“诸物腾贵”,军士粮饷直接变相贬值!
比如,纳粮开中时在边关大约一两银子一石禄米,而纳银开中后卖到五两一石禄米!
为什么?
因为边关粮食短缺,所以价格昂贵!
清晰明确的数据对比摆在眼前,就很难不让人动容了。
小皇帝看着这封奏章,气得面红耳赤。
“元辅,那个叶淇,为什么要变法?”
刘健闻言一怔,支支吾吾了半天,到底是没有敢说出实话。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