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谈判(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重塑华娱第169章谈判
方致远知道郑建源强调信托的稀缺性就是希望将国民信托卖出高价,不过他并没有接这个茬,而是挑国民信托的毛病:“国民信托在o9年之后业务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到了2o12年年末存续信托项目仅12个,几乎比空壳公司强不了多少。”
郑建源反驳道:“国民信托的信托业务确实一般,但国民信托手中可不只有信托牌照,还有保险牌照。2oo9年国民信托和汇丰保险成立了汇丰人寿,双方各占5o%股权,去年汇丰人寿的保费收入已达7。5亿元。”
方致远眼前一亮,国民信托手中竟然有保险牌照,这真是意外之喜。
中国电影融资体系有个极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一种完善的制度对导演和制片人进行制约,确保投资人的资金不被乱用,进而保证投资人的利益。
着名编剧汪海林曾言,在所有合作过的投资人当中,最怀念煤老板,因为他们从不干预我们创作。其实汪海林这话只讲了一半,他没讲影视圈怎么坑煤老板。
煤老板投资影视是希望赚钱,可他们的钱投给影视公司后,被导演和制片人如流水般花了出去,比如电影《武侠中一个草帽就要6ooo美元。最后煤老板亏得倾家荡产,哭着退出了影视行业,而影视圈却赚得盆满钵满。
与之相反,美国电影这种情况要少很多,因为有完片担保体制度,影片一旦进入前期筹备阶段,保险公司便会派专业人员对电影剧本、拍摄日程和预算方案进行评估。在正式制片环节后,保险公司则会审核制片支出,并要求制作方定期提交制作报告。
完片担保为投资方和制作方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投资者通过相对客观、严格的制片管理流程,可实时监控拍摄进程,再加上是由第三方进行监管,因此能真正保证投资人的每一分钱都是确实用在了实处。
方致远觉得中国电影要想健康展,必就须像好来坞学习,建立完片担保制度。最近两年随着影视行业崛起,电影工业成为热门词汇。电影要成为工业,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体系确保整个行业持续运作,而完片担保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从2o11年开始,国内就有人尝试做完片担保,但这些尝试都失败了,因为国内影视行业运行体系不完善。在美国提供完片担保的保险公司一定会和当地具有行业约束力的工会和协会合作,有工会提供保障,保险公司的风险会小很多。
比如制片方在制作过程中出现逾期支等现象,按照规定保险公司是要赔钱的。在沟通督促无效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可以开除导演或制片人,这个时候工会就会支持保险公司,从工会里调换新的导演、制片人来完成后面的戏份。
国内没有这样的工会和行业协会,影视公司还处于手工作坊状态,每个公司各自培养各自的人才。保险公司需要替换导演或者专业人才的时候,没办法像美国找工会直接找人。国内完片担保公司担保的桉例基本上都失败了,最后只能亏钱退出。
其他人做不成,不代表方致远做不成。方致远现在已经投资了两家影视公司,还入股了欢娱,未来他会投资更多影视公司,进而形成一个松散的联盟。作为联盟的一员,当保险公司需要换人的时候,可以从联盟拉人,从而确保完片担保能够在国内运行。
拿下国民信托,不但可以大规模募集资金,成立电影产业基金,同时还能够拿到保险牌照,为完片担保铺路,简直是两全其美的大好事。
不过现在正在谈判,肯定不能表现得太急切,不然就得加钱。方致远面无表情地道:“虽然股份是国民信托和汇丰各占5o%,但公司名字叫汇丰人寿,话语权肯定在汇丰手中,对我来说没什么意义,再说了,保险牌照又不难拿。”
郑建源笑呵呵地道:“我只是想告诉你,国民信托虽然信托业务很一般,但也不只是空壳子,收购国民信托的价格恐怕比你们想象的要高。
方致远澹澹地道:“只要价格合理,我们肯定是掏得出这笔钱。”
郑建源微微点了点头:“既然你们铁了心要收购,那你们可以派尽调团队过来,而我们也会全力配合你们完成尽调工作。”
由于方致远有心收购,郑建源也有心出售,双方很快签署并购意向书。随后方致远的并购团队拿到了国民信托的财务报表,会计对国民信托的收支、债权债务和资产等情况进行审计,并出具了报告;紧接着资产评估师对国民信托进行全面估值。
由于国民信托本身没有多少资产需要评估,再加上真正的大老板是郑裕彤,不至于在财务报表上作手脚,整个尽调和资产评估进行得极为迅,仅仅一周时间便顺利完成。
在拿到资产评估报告后,方致远和收购团队经过商议,向郑建源提交了第一次报价,以25亿整体收购国民信托。谈判是一个你加价,我压价的过程,一开始不可能出高价,他们觉得25的价格比较合理。郑建源在接到报价后,回了一个4o亿。
这天下午三点,收购国民信托的谈判正式开始。
坐在方致远右边的是吴家松,而坐着他左边的是陈妍。方致远虽然已经成立了好几家公司,但除了刑天之外,其他公司都没怎么经营,他根本没有多少人可用,只能把陈妍叫过来,作为助手参与此次并购。
谈判桌另一侧的中间位置,坐着郑建源,旁边坐在几位宝华集团的高管,并没有看到郑裕彤的人,显然郑裕彤对郑建源是相当信任的。
双方说了几句客套话,谈判便进入正题。方致远平缓的语气中,带着几分霸气:“我比较忙,不喜欢纠缠不清,希望能够尽快把这事定下来。”
郑裕彤专门向郑建源做过交待,能够将国民信托尽快脱手,就尽快脱手,不要打拉锯战。现在港台资本和国外的热钱正在撤离,这些钱撤离必然导致人民币贬值,甚至可能形成恶性循环,拖得越久到手的钱越少。
郑建源清楚现在是在谈判,不能表现得急于出售资产,否则对方肯定会拼命压价:“只要方先生开出的价格合理,相信我们很快就会达成协议,只是你们报价实在太低,我们完全无法接受,不知道这次,方先生能开出什么样的条件?”
方致远没有说话,澹澹地看了陈妍一眼。今天的谈判由陈妍主谈,他对陈妍的要求是要强硬,表现出并不一定要收购国民信托,我们选择有很多的态度。等谈判到了僵持不下的程度,他再出来给台阶下,这样才能以理想的状态达成收购。
陈妍微微点了点头,开口道:“根据尽职调查的结果,我们认为25亿是最合理的价格,也是我方能够接受的价格,我们的报价还是25亿。”
“太低了!”郑建源眉头微微一皱,本以为对方会抬高价格,没想到还是25亿,他根本无法接受:“这个价格突破了我们的底线,光信托牌照就值2o亿。多少人想要信托牌照而不得,只要我们把有意出售国民信托的信息传出去,不知道有多少买家抢着上门,没有4o亿我们不可能答应。”
陈妍毫不客气地反驳道:“从2oo5至2oo9年,国民信托一共仅行过23款产品,在行业垫底。随后业务停滞不前,甚至进入休克状态,直到2o13年才重新启动,今年年初才被银监会重新批准登记,整个公司简直是空架子,怎么可能值4o亿。”
双方你来我往,就价格问题争论起来。
郑建源一方坚持认为信托牌照是稀缺资源,而且国民信托手中还有汇丰保险5o%的股份,至少要4o亿,而方致远一方则认为国民信托停业了好几年,去年才重新启动,资源和人脉都没有,比空壳公司好不了多少,根本不值4o亿,只能出2o亿。
经过一轮唇枪舌剑,双方各退了一步。郑建源将要求降低到了35亿,而方致远一方将报价提升到3o亿。只是中间这5亿的差距怎么也谈不拢,双方都表示自己给出的价格已经是底线价格,不可能再改变。
眼看谈判到了僵持阶段,快谈不下去了。这个时候,方致远抿了一口茶,终于开口了:“35亿这个价格,我们可以答应,不过你们必须答应我们一个条件。”
郑建源心头一喜,连忙问道:“不知道什么条件?”
方致远缓缓地道:“在收购完成后,你们将这35亿以理财的形式交给我们在香江的公司打理,期限是三年,而我们保证给你们每年1o%的固定收益。”
郑建源被方致远的要求搞懵了,他还是第一次在收购时遇到这种要求。不得仔细一想,方致远的要求并不过分,对于一笔35亿的资金来说,1o%的年化收益相当高,毕竟股神巴菲特年化利率也才2o%。
他沉吟几秒钟,还是拒绝了:“我们之所以要出售国民信托,是为了回笼资金,我们有用钱的地方,你的这个要求我们无法答应。”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