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河淮惊变十二(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为什么?因为人家身份尊贵,因为人家有银有粮有军队,因为人家没有任何把柄落在你手头!
“王大人见事分明,说得透彻!”
温如珍打破沉默,领头表态道:“蜀王府仁怀川人,助了我等粮饷。诸位当着朝廷的官,吃着蜀王府的粮,便要认真想一想,如何不负圣恩浩荡,如何不负川人期许!”
有了王世琮上书揭的公然威胁,马进忠也不敢言语造次了;
见着温总兵突然一脸严肃打官腔,马进忠也知道说官话的时候到了。
他收起痞子般的坏笑,一本正经道:以他过往流寇的经验,亳、颍两州夹在闯、献之间,背靠英、霍贼穴,几条大河横亘其间,无兵可征,无粮可供,无险可守,无地可去。此乃绝境死地,不宜久留。
当年高迎祥出亳、颍间至凤阳,烧了皇陵,遭到官军多路夹攻,从此走了麦城,这便是教训。
他请温总兵和王大人定策,是主动请旨去打刘,还是坐着粮船南撤江南,给句痛快话!
马进忠道出了心里话,莫崇文也不再掩饰自己的想法。
莫崇文道,虽然我们在奏疏中说打得如何的惨,但有了这一个多月的休整,四营人马的实力已经大大过了援汴之始。
百姓中的老弱妇孺应该利用船只撤至淮安府,以便减少粮食消耗;男丁应该集之为伍,以免遭到流贼裹挟。
但百姓可以走,军队不能走!
军队的使命本来就是打仗,不能怯战避战,不能再一次的不战而逃!
试想,如果刘果真谋反,并与流贼袁时中勾结,那么河淮局势将会大坏;一旦他们越过凤阳府这道屏障,那么李自成、袁时中、刘便与张献忠、革左五营连成一片。那时,大明朝的江南半壁都会动摇!
因此,无论刘是否谋反,皆应该迅渡过涡河向北攻击,击溃小袁营,包围永城。
若刘是被冤枉的,就为他叫屈;若刘真的反了,那就毫不犹豫地攻城!
拿下永城,朝廷那里有功。而目前最缺的粮饷,也可以迎刃而解!
莫崇文的意见,杨国栋一半赞成,一半反对。
杨国栋同意莫崇文百姓可走军队不能走的意见,但不同意立即渡河北进,进攻永城。
他分析道,刘是贵州打出来的,而杨国栋、温如珍和莫崇文也是贵州打出来的。按照朝官们的分法,都是所谓的“黔党”。如今你等未得旨意擅自进兵永城,地方官绅就会怀疑你等与刘要连兵一处,共同谋反。若是朝廷奸臣从中使坏,你身上就算长了百张嘴也说不清!
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以静制动,静观其变!
丁恒昌没有官身,也没有功名。事关切身利益,他也不得不说话。
丁恒昌质疑道,把百姓撤往淮安府,将来又往何处去?听说蜀世子是天下难得的仁义藩王,蜀地是天下难得的太平之地。能不能请刘小姐和龙夫人代奏世子,在蜀中寻一太平地境赐与百姓耕种?
还有更重要的,百姓千里迁移,一路上的吃食怎么办?眼看着秋粮将熟,百姓不愿离家又怎么办?
所以,他建议,等到秋收之后才走。也就是说,撤离时间绝不能早于八月下旬至九月上旬!
……
莫崇文要进兵永城,其意是向朝廷和蜀王府证明自己的价值和选择;
杨国栋要静观待变,是等待朝廷、蜀王府以及其他各方面情况明朗;
丁恒昌去留两难,是希望蜀王府能够给他和百姓一个安排;
马进忠愿意保持相对独立,是对朝廷和蜀王府皆不信任;
王世琮虽为蜀王府说话,但他肯定还希望留在官场大展拳脚。
唯一例外的是温如珍。他的心思,深深隐藏在沧桑面容中的沟壑纵横之中。一如援汴之役前,始终不肯与龙启胜正面接触的温如珍突然收了银钞,而且还在路途中主动出面劝解莫崇文,从而把温、莫、杨三营人马带出死地,还顺便捎带上了王世琮和马进忠。
龙启胜正想着,就听见温如珍亲切地招呼他:“龙兄弟、龙夫人,这下一步如何行止,不知二位有何高见?龙兄弟,你平时喜欢说话,今天正可以畅所欲言!”
我平时怎么喜欢说话了?龙启胜正待说话,就听见他媳妇清脆的声音道:“高见谈不上,建议倒是有一个!”
“请龙夫人不吝赐教!”王世琮急道。
“赐教更谈不上,只是一个建议!”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