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大乘经典分别心(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分别心
咱们今天就把最核心的内容,意识层面上最核心的内容,妄想、分别、执着,执着1o年前已经讲过了,把前面的分别心主要讲,妄想这个部分就简单讲一讲,因为毕竟普通人是难以体验到,我们现在是难以体验到妄想境界,分别心还好歹能修行一定程度的话,还能感受一下,你能观察到自己有一个意识在背后观察自己,不管起什么妄想也好,情绪也好,6根都有那么一个意识在后面观察自己,你可以升起这个意识,可以启动的,一开始很难,但是修行一定程度之后可以感受到,分别心是这样,但是妄想就有点太难了,太遥远了,所以说就简单讲一讲,本来分别心都是不打算讲的,但是后来什么说是有天人来听法,上面说的,所以把,他们是四空定以上的,四禅定是空定,这个天人是能理解分别心境界的,所以算是给他们讲讲,大家就顺着听一听看看,理解不了也无所谓。
先讲妄想,一开始第一个要知道的点是,妄想是可数的,已经说过很多次了,然后妄想是一个一个这样增加到11个之后就会跌落,11个之后,到出现第十二个的时候就成为分别心,对,前面这11个它不是什么像糖葫芦一样这样一个一个出现,而是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往上套。所以比如说一个八地菩萨,咱们就叫八地菩萨,八地菩萨有几个妄想,先是等觉地的时候一个,十地的时候一个,九地的时候一个,八地的时候一个,这样就4个妄想,他就有了四层妄想,四层妄想的时候,他能体验到最外边的第四层妄想他是直接能感受到的,再稍微往里第三层的妄想他也能稍微感受到,但是到了第二层妄想他基本是很难感受到的,除非修行又要快进入下一个阶段之后就能感受到,就是这么个原理。
菩萨的神通,我们就只能拿神通来理解,妄想很难理解,神通理解,菩萨的神通是预知而知,只要他想知道就能知道,他只要念头一起,法界当中有多少人在念我名字,这么一想,马上就看到所有在念我名字的众生,不管哪个世界,不管哪个世界,所有法界当中,全部包括,包含在内,只要念头一起,同时看到所有在念我名字的众生,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在哪里做什么,他们的心思都可以观察得到,所以一般菩萨两个人下来传法,一个投胎人间,一个没有投胎的时候,他平时就是观察自己搭档周围的这一圈,大范围内,庙宇什么,修行人这些都观察,特别是庙宇里供着他的像的时候,他就去像算是附体也谈不上附体,反正像那个佛像周围看看,看有人来去许愿的时候,就看看这个人到底许什么,这个人修行怎么样,戒律怎么样,功德怎么样,都看看,如果觉得可以的话,可以,条件比较满足的话,可以向编辑菩萨个信息,让他稍微改一下命运,平时不投胎的时候就干这事。然后投胎就忙着消自己的业,或者执行任务,这样吧。
菩萨,咱们就从1o地菩萨开始说起,咱们按照佛经里说的,1o地叫,叫初地菩萨,从初地开始往上数的话,欢喜地,离垢地,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这7个,然后到第八地叫不动地,这个时候第八地和前面的七地是稍微会有变化的,第八地开始会出现佛的本知的这种能力,佛的能力叫本知,菩萨的能力叫预知而知,前面讲过的,本知就是什么事情不需要动脑子,他本来就知道,那边无数的众生起的妄想,他本来就知道,而这个不动地的菩萨往这个方向会稍微靠拢一些,但是据说他只是知道,当别人念我名字的时候,他能感知,据说是这样的,我不知道,你们别往我身上靠,就是说,他不可能把所有众生的妄想象佛一样本来就知道,但是当这些众生当中有众生开始想起我的时候,想起我,有远处的还哪里的,还是反正有众生,法界中的众生,念我名字的时候我就能感知到,不光是不用我动脑子,只要有人念我名字,我不需要什么?预知而知,只要有人念我名字我就能感知到,这叫八地,八地的不动地,然后叫九地,叫善慧地,善慧就是,菩萨的慧和凡夫的慧不一样,凡夫以前说过,凡夫的慧基本上知人者智,你有他心通能读别人心思就已经相当智慧,我们大概可以理解成这样的智慧,能读别人心思的时候就叫智慧,但是菩萨的智慧是解业的智慧,解,就是消业指导的智慧,他把可以一团非常乱的业,很多人纠缠在一起的业,可以靠他的推理,推演,快的找到破解口,对,能理解这个意思吧?就很多很多人的业纠缠在一起,就像一个很多细线,像乱麻一样捆在一起,绑在一起,成了一个球,而你自己的业也是从中的一条线,一根线,你要把自己的业从里边一抽,抽的一点一点的把它抽出来,同时和你绑得非常严的那几根线稍微往外带,你可不能往使劲往外带,使劲往外带,整个球就可能绑得更紧,所以说稍微一点再往上,往外带,这种破解业的智慧叫善慧,这是菩萨的智慧。然后到第十地叫法云地,法云这就比喻就相当形象,你的什么传法度人的智慧已经覆盖所有法界的所有众生的程度叫法云地,然后叫11地,11地叫等觉地,等觉,可以自己创立一个世界,两个人两个搭档一起出去,一个人创立一个世界,然后两个人一起控制,一个人控制世界的时候,一个人下去消业,再换过来再另一个人下去消业,另一个人控制世界这样,等觉从普通人的视角看的话,凡夫的视角看到等觉地的菩萨和佛是没有区别的,因为等觉地已经开始创造世界了,佛也是控制世界,等觉地也可以控制世界,是完全一样的,看不出中间分别的,但是等觉地比这个最高的佛,稍多了一个妄想,把这个妄想一灭掉叫妙觉就成佛了,妙觉,等觉这样分的,这是菩萨的11个妄想分的,前面7地就不说了,反正对我们来说已经很遥远的事情,咱们今天主要讲讲分别心。
分别心,咱们先复习一下以前的,有、无有和无这三个境界,分别心的三个境界,有叫什么?有,有个体认知和个体差异,同时有两个的时候就有分别,再往上就无有分别是什么?有个体认知,但是没有个体差异,这就无有分别,再往上就是无分别的境界。比如说打个比喻有分别的时候,指什么?a不等于b,a不等于b,可以这么说,然后无有分别的时候,a等于b或者把b变成了a,a等于a这样变成了两个都变得一样,但是个体认知还是存在的,把这两个分开来认知是可以,本来就有的,前面有是这两个区别开来认知的同时认为,可能看出这两个有不一样的地方,这叫个体,这都有分别,然后是看不出分不一样的地方的时候,就无有分别,然后越了这两个境界全部越,这就叫无分别的境界,以前讲过的,咱们就不细讲。然后相,四相,金刚地里出现的四相,相这个字,只要但凡佛经里出现相这个字,你就要想到这是个在讲分别心。现在很多人讲说什么外边讲很多金刚经的那种,在我看来,我就不说他们什么,就境界怎么样,反正在我看来就不够究竟,只能这么说,说得好听一点就不够究竟,金刚经是讲分别心的,他们不够究竟,这只能这么说,相是什么?就是把两个东西分别开来,你认知的时候就叫相,比如说有手,我有两只手,我把两只手分开来认知的时候,一个叫左手,一个叫右手,这个时候可以称之为左手相和右手相,可以理解吧?我们把两个手分开来,就左手相和右手相,把它合在一起就是手,你要在这里再加一个相字的话,就它这个相是必须和其他东西区分之后才能贴上去的名字,所以说我要把双手上面再贴一个相,手相,肯定和其他东西要区分的,所以说,再加一个就叫脚相吧,手相和脚相,手相,脚相,手和脚都什么都属于四肢,咱们就再把它合起来就可以合称为四肢。四肢之上你要再往上加一个相的话,四肢是又得和其他某个东西要区别开来的时候才叫四肢,四肢相,加躯干相加头相,这样可以吧,头相躯干四肢这样组成了一个人,是吧?可以这么理解吧?然后再把这些全部拼成一个就是我成了一个男人了,在下面如果再加一个相,男人相,那男人肯定是有别的相又得区别开来,所以就得多加一个女人相,男人相女人相,再把它合成,就人,咱们不分公母成为人,你要在这上面再加一个相的话,那就得再找别的其他的区别开来。那人相上再加个什么畜生相恶鬼相地狱道众生相天人相这样区别开来,有1o种众生,这样可以区别开来,大家能理解我的意思吧?相就是以这种分别之后产生的名字上的加上去,用来区别的时候佛经里叫相,这么理解就可以了。
我们就接下来开始才重点,分别心的重点,分别心是从初地菩萨欢喜地从这儿开始往下堕落的时候,先第一个出现的是什么?叫人我分别,最初出现的叫人我分别,就是一个菩萨,欢喜地的菩萨,突然间他感知到不是自己的妄想的其他妄想,可以这么说,不是自己妄想的其他妄想,他感知到有这么个其他妄想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人我分别,他感知到了分别心,这个时候这人我分别,它是有个体认知的,个体认知,就是我的妄想和别人的妄想,区别开来认知,这是两个不同的,不能说不同,两个妄想,他是这么认知的,但是没有个体差异,所以说我的妄想和别人的妄想,在他看来是一样的,我的妄想和别人妄想一样,但是这两个已经变成了两个个体,只能这么解释。这个时候所以因为他认为是一样的,所以在人我分别之上在前面加一个同字,所以叫第一个产生的分别心叫同人我分别,同人我分别是有个体认知,却没有个体差异,这个以后做个表格就好好怎么分析一下就知道了。同人我分别是有个体认知,没有个体差异的,在这基础之上,再出现一个分别心,前面是第一个分别,那第二个分别是什么?叫异人我分别,既有个体认知,同时还有个体差异,这个时候开始阿罗汉,已经是阿罗汉了,阿罗汉就会观察到自己的妄想和别人的妄想不一样,个体差异已经产生了,自己的妄想和别人的妄想不一样,前面是一样,这边是不一样,所以就变成了异人我分别,在这之上再加上一个分别心,已经是两个了。第三个分别心叫什么?叫同众生分别,这个别人的妄想开始分拆成多个妄想,把别人的妄想分拆成多个妄想,成为众生的妄想,但是每一个妄想他都一样,和我的不一样,但是他们之间都是一样的,别人的妄想他们之间都是一样的,这叫同众生妄想,同众生分别,有个体认知,却没有个体差异,其他众生的所有妄想都一样,这么理解的时候叫同众生分别,这是第三个分别心。再往上加一个分别心,叫异众生分别心,异众生分别,当然是好理解,别人的妄想,不仅分拆成很多众生的妄想,同时他们之间都出现了个体差异,每一个都不一样,这个叫异众生分别。
到这里咱们已经解释了4个分别心,都是以众生为轴,众生为轴,延伸出来的4个分别,第一个叫同人我分别,第二个叫异人我分别,第三个叫同众生分别,就是这个人,分拆成了众生,然后是异众生分别,这样4个,就比较好理解吧。
接下来是空间分别,第五个开始空间分别,但是这第五个出现的时间,不是前面4个之后最低出现的,为了方便于理解,把这个先放到第五个分别,第五个分别叫内外分别,空间上,阿罗汗就认为自己的妄想占据了一个空间,而外边又有空间,自己占据的空间和外边的空间它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是毕竟自己占据了一个空间,所以这个叫内外分别,在内外分别上是没有什么同和异的区别的,因为空间本身是本质上是一样的,就像我站在这里,我向旁边挪一下,我本来站着的空间和外边的空间就会融为一体,他们本来就是一样的,没有分别,没有这本质上区别,只是我的个体占据了一个空间,现在挪到另一个空间的时候,我占据的空间又变成了我占据的空间,这能理解我的意思吧?这样第五个的分别心就叫内外分别,内外分别是有个体认知,却没有个体差异的,个体认知,没有个体差异,有个体认知,没有个体差异,在这之上再出现一个分别心,叫同十方分别,同十方分别,就是你占据的一个空间,外边是外部的空间,我占据这个空间叫内空间,我的空间,外边的空间叫外空间,外空间会分拆成很多不同的方位,这叫同十方分别。同十方分别是有个体认知的,个体认知,但是没有个体差异的,个体认知,把它们分拆成不同的方位,但是他们都一样,这个分,在这个分别心之上再往下展。第七个分别心,叫异十方分别,十方分别前面加一个,叫异十方分别,这个肯定是有个体认知,同时有个体差异的1o个方位,已经分拆成,这个十方这个字,就是佛经里说的,上下加上四面八方就十方,实际上就形象化的比喻,不同的方位叫十方。在异十方分别里是有个体认知和个体差异的分别心,这个空间的分别心并不是纯靠空间来分的,它其实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任何物的,只有意识,所以说空间分别心也是根据意识来延伸出来的,我为了方便解释,把空间这三个连在一起说,但其实他们都属于众生的分别心,意识的分别心,前面4个分别心是连贯在一起的,异人我分别,异人我分别知道吧,有个体认知和个体差异的,我的分别心,不是说我的妄想和别人的妄想,有我的妄想,还有别人的妄想,我们俩的妄想还不一样,这样分别。有了这个异人我分别之后,这个时候会往空间方向展出来的话,就叫内外分别,他把外边的和我不一样的妄想,其他人的妄想认定为它是外部的妄想,而我的这个妄想是我内部的妄想,这样以这个妄想为参照物,开始去区分这个空间,大家能理解这个意思吧?下边的同十方分别是和上边的同众生分别,在这个之上产生出来的,同众生分别,就是自己之外的好多众生妄想,在外边,这个是给众生的妄想给他们定一个空间,给他们定个空间位置的时候就变成同十方分别。同样在异众生分别之上,再贴上一个空间分别之后就变成了异十方分别,大家就这么理解,只能这样说了。
到这里是4个众生系的分别和3个空间系的分别,一共加起来已经7个分别心了,接下来就是2个,就是时间方面的分别,时间方面又和前面的以众生妄想来分的又不一样,这是以自我妄想开始区分开来的。
最先出现的叫同先后分别,同先后分别,就是以前讲过的这样6789这样打妄想的时候,突然又冒出了一个一,这个时候就开始想找,这个一我曾经做过,这个一妄想,我曾经做过,这个曾经就是我们认为的时间观念,同先后分别,从这里开始的,同先后分别的是什么?有个体认知,过去的妄想和现在的妄想区别开来认知,叫个体认知,但是他没有个体差异,过去的妄想和现在的妄想是一样的,一还是一,我现在还是一,我念的还是一,过去的还是念的还是一,整个世界都是一,我的妄想一直都是一一一这样来的,这个时候叫同先后分别,过去的妄想和现在的妄想都一样,我每次出现的妄想都和过去的一样,这样认为的时候它就叫同先后分别,这种时间分别心的境界里,看世界所有物的话,世间所有,这里没有物,全是众生的妄想,世间所有妄想,它都是不变的,虽然时间在流逝,因为我在不停的做一这个妄想,但是整个世界它都不变化,在我们来认知里这个是很难理解的,我们看到世界一直都在变化,因为我们是用这个变化来认知,感知这个时间在流失,但是在同先后分别的这个境界里,阿罗汉的这个境界里,时间在流失,但是所有的世界,众生的妄想它都不变化,都不变化,就一直定在那里,就是这么个状态。
在这之上,又出现一个分别心,叫异先后分别,这个时候才开始妄想,开始分别,我现在的妄想已经不是一了,变成二了,前面的是一,我现在做了二,然后再出现个三,而且这个妄想,这个妄想会消失的同时会变成记忆。前面的一还有和我的一那个时候是一样的,但是我现在做了二又做了三,123这样来的,我现在在三后边已经过去的1和2它打包成为一个记忆,这个打包成为一个记忆,一二这个记忆和我现在的三是不一样的,记忆和我,在当下的妄想它变得不一样,这个能理解吧?有点难以理解,好像是先多做了个妄想,然后过去的妄想和之前的妄想会打包成为一个记忆包。这个记忆包和当下做的妄想它变得不一样,在我认知里它的确不一样,所以说每一刻都出现的妄想,同时会失去一个妄想,消失一个妄想,当下的妄想,我多做了一个妄想,前面的一个妄想就消失了,但是这个消失的妄想会进入记忆包,在我的记忆里会留下痕迹,记忆包的量会逐渐变大变大,这个时候不断变大的记忆包和当下的妄想区别就会产生更大的区别,不断产生区别,这样你能理解吧?这样就叫异先后分别,在这个分别状态下,既有个体认知也有个体差异,妄想既有个体认知,现在的妄想和过去的妄想,已经是不一样的,那就叫个体差异。现在的妄想和过去的妄想,把它分别区别认知之后,再加上个体差异,认为它不一样,毕竟我现在打的妄想我的记忆包是不一样的,对吧?这叫个体差异,这在分别心上叫异先后分别,我只能这么解释了,到这里基本上9种分别心已经全部解释了。
这个时间的分别,它其实和前面的众生分别,空间分别,它独立开来的,它有它的特别的属性,因为它是以记忆包作为参照物开始打妄想的时候就变成区别,分别心会变得越来越重。在这之上,在这之上,出现的最后一个最重要的知识点,叫分段生死,分段生死,就是你变成了众生了,变成凡夫了,有轮回了,有生死了。这个时候这个分段生死是怎么产生的?和前面众生分别和空间分别它不一样,这个分段生死是从时间上来的,怎么来的?这个一个有异先后分别的阿罗汉,有异先后分别心,在他的认知里,有当下的妄想和过去的记忆包,过去的记忆包和当下的妄想,它是独立开来的,同时他又不一样,这叫个体认知和个体差异,全部都有,他已经知道了,自己不断的打妄想,打妄想的时候,记忆包也不断变大,其实它记忆本身不会给人造成什么困扰,记忆本身是不会给人造成困扰,但是记忆包变大,他在不断的打新的妄想的这个时候,它如果往上走一步,往上走一步,往同先后分别走一步,不再打新的往上,就打过去和前一秒一样的妄想的时候,把认为妄想都一样,过去的妄想和现在的妄想都一样,这么理解的时候他可以往上跳回,跳回到同先后分别的阿罗汉,往上走一步,但是如果阿罗汉在有这个异先后分别的情况下,他已经认知到过去的妄想和现在的妄想他不一样,有差异的情况下,他不想着把这个妄想变得和认知上,让他变得和前面的妄想一样,而是想守住当下的妄想,想守住当下的妄想,而不再做新的妄想。因为新的妄想又是新的,和现在妄想又不一样,所以他想,只想守住当下妄想,不再做新的妄想,出现这种执念,这个叫执念,这个叫执念,第一个执念,想守住当下的妄想,执念,这就是执念,其实当执着产生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众生了,他就变成凡夫,但是当他第一个产生妄想的时候,他还是阿罗汉,他想只执着于当下的妄想,守住这个妄想的时候,当下这个妄想他守住的时候,想守住的时候,他还是阿罗汉,但是当这个妄想一熄灭,这个时候他就死了。一熄灭,这个时候妄想怎么说,阿罗汉他都没有生死,但是在这个状态下,一个妄想一死,一消失,它就算这个阿罗汉世界上已经消失。然后下一个第三个妄想一升起,新的妄想一升起的时候,就跌落为非想非非想处的众生,新的妄想一升起的时候,上面有妄想的时候还是阿罗汉,但是妄想一消失,新的妄想一升起,那就是直接跌落到非想非非想处天,成为一个最高天界的众生了。他的执念是什么?就是守住当下的妄想,守住当下的妄想,以前讲过,非想非非想处天的众生的什么,他的执念是对妄想本身的执着,以前是这么说的,以前那算是方便法以后我说错了,还有你们爱怎么理解都可以,但是现在我告诉大家准确的说法就是说,执着于当下的妄想,要守住这个妄想,这样解释可以理解了,非想非非想处天的众生的执着,是想守住当下妄想的执着,这样解释就可以了。
然后这样基本上所有分别心全给讲清楚了,前面再往上讲,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个也是1o年前,你说我说错了也行,我说的是方便法也行,我说菩萨有我相,那个时候就我说错了吧,那个时候我并不打算讲,把分别心讲,所以说算是随便糊弄过去了,这回讲得很清楚了,有我相产生的时候,人我分别产生的时候,人我分别,我的妄想和他别人的妄想他不一样,一开始是一样的,但是个体认知产生了个体认知,同人我分别的境界是,有个体认知却没有个体差异的时候,这个时候已经产生了我相和人相了,我的妄想和别人妄想,把它拆分开来的时候,就变成我相人相了。然后后边出现同众生分别的时候,就是出现众生相,寿者相就是最下边分段生死出现之后,就算出现寿者相,这样解释菩萨是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按照佛经里说的,菩萨是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因为有了分别心才有我相和人相,可以这样解释是正确的。如果是菩萨的话就没有分别心,同时就没有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之相。好了,到这里就算是把菩萨的妄想简单解释,然后这分别心也算是解释的都差不多了。如果这谁,听不懂,等以后直接连接我的意识,看听吧,好就这样。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